形态描述
盘直径约10mm,腕长约为盘直径的3.5倍。盘略带五角形,背、腹两面都很平,背面有较多的几乎等大的圆形大板,大板问充有多数小板或鳞片。中背板、辐板和基板常都能够区别出来。间辐部中线有一行3~4个大板,靠近边缘的一个最为宽大。辐盾圆的三角形,其长度超过盘半径的1/3,中间被一行3~4个和背腕板连续的板所分隔。腹面间辐部的板为多角形,常排列成行。生殖板狭长,生殖裂口窄。口盾小,五角形,长大于宽。侧口板短宽,彼此相接,外端有一伸部把口盾和第一侧腕板分开。口棘5个,最外一个尖长,且伸到第二个的外方;第二个最大,为长方形;第三个较小,呈方形;最内2个最小,为尖锥形。
第一背腕板短宽。第二背腕板长方形,其余的背腕板三角形,在基部彼此相接,在远端彼此分离。第一腹腕板为宽的五角形,第二个的内缘较窄而直,侧缘凹进,外缘宽而略圆。以后的腹腕板渐变为内角尖锐的三角形。腕棘3个,有时在腕基部为4个,甚短小,长不及其相当腕节的1/2。触手鳞2个,短小。
第一背腕板短宽。第二背腕板长方形,其余的背腕板三角形,在基部彼此相接,在远端彼此分离。第一腹腕板为宽的五角形,第二个的内缘较窄而直,侧缘凹进,外缘宽而略圆。以后的腹腕板渐变为内角尖锐的三角形。腕棘3个,有时在腕基部为4个,甚短小,长不及其相当腕节的1/2。触手鳞2个,短小。
大小
生境信息
海拔范围
国内分布
标本信息
模式标本产地菲律宾马林杜克岛,水深152m。
观察标本 77个,南海(17°45′~19°N,110°30′~112°E),水深145~230m,沙泥底,1959~1960,底栖生物组用拖网采。
观察标本 77个,南海(17°45′~19°N,110°30′~112°E),水深145~230m,沙泥底,1959~1960,底栖生物组用拖网采。